字阿斗泥,神武尖山(今山西朔縣)人。鮮卑族。其先出自陰山(今河套以北、大漠以南諸山之統稱)。父賀度拔,邊鎮統軍,戰亡。岳少有大志,愛施好士。初為太學生,及長,能左右馳射,勇猛過人。不讀兵書,而計謀常與兵書同,識者皆異之。
正光五年(公元524年),六鎮起義,岳與兄賀拔勝討之。及至懷朔(六鎮之一,在今內蒙古包頭市東北),距起義軍首領衛可瑰三百余步,岳引弓射之,箭中瑰臂。廣陽王元深引岳為帳內軍主,與勝俱鎮恒州(今山西大同市)。及恒州陷落,兄弟相失。岳投奔割據者爾朱榮,先為別將,繼為都督。勝奔肆州(在今忻縣西)。七年(公元526年)八月,榮克肆州,得勝,大喜,曰:“得卿兄弟,天下不足平也!”軍中大事多與岳兄弟謀,而岳謀多與榮意合。時朝廷腐敗,國內大亂,榮問計于岳。岳曰:“將軍士馬精強,位望隆重,若首舉義旗,伐叛匡救,何往不克!何向不摧?”榮曰:“真丈夫之論也。”
武泰元年(公元528年)二月,孝明帝不滿胡太后之胡作非為,密詔榮入京。太后知而大怒,將孝明帝毒死,立皇女(正月生,詐言為皇太子)。榮即舉兵向洛,岳為先驅。及至河陰(在今洛陽市東北),榮大殺朝官,死者二千余人。至是,榮欲稱帝,但遲疑不能決。岳從容諫之,榮乃立孝莊帝。四月,榮部將高歡又勸榮稱帝,左右多贊同之,榮仍遲疑不能決。岳曰:“將軍首舉義兵,志除奸逆,大勛未立,遽有此謀,正可速禍,未見其福。”榮乃止。繼從榮破起義軍首領葛榮,又平魏王元顥之亂,以功遷武衛將軍。
七月,起義軍首領萬俟丑奴(匈奴族)稱帝,關中騷動。永安三年(公元530年)二月,榮遣岳討之。岳私謂兄勝曰:“丑奴,勁敵也,今攻之不勝,固有罪,勝之,讒嫉將生。”勝問計,岳曰:“愿得爾朱氏一人為帥而佐之。”勝言于榮,榮喜,即以爾朱天光(榮堂弟)為大都督,以岳為左廂大都督,征西將軍侯莫陳悅為右廂大都督,二人同為天光之副。軍至潼關,因赤水蜀(蜀人遷關東者)斷路,天光不敢進。岳曰:“蜀賊鼠竊,公尚遲疑,若遇大敵,將何以戰!”天光曰:“今日之事,一以相委。”岳遂攻蜀于渭北,破之,獲士、馬二千,岳選其壯健者以充軍士,軍容大振。
三月,丑奴圍岐州(今鳳翔縣),別遣大行臺尉遲菩薩向武功,南渡渭水。天光使岳救之。岳至,以輕騎數十與菩薩隔水而語,稱揚國威。菩薩輕岳,令省事(官名,掌傳令等事)傳話。省事恃隔水,應答不遜;岳怒,舉弓射之,省事應弦而倒。及暮,岳于渭南傍水,分精兵數十為一組,隨地形置之。次日,率百余騎,又隔水與菩薩相見,并東行。而岳所置騎,隨岳至而集;因逐漸增加,敵不覺。行約二十里,至水淺可濟處,岳馳馬東出。敵以岳將奔逃,乃棄步兵,輕騎追之;追至十余里處,岳伏兵盡出,敵急退。岳號令所部,凡下馬者皆不殺。敵見此,皆棄馬。岳俘三千人,獲馬三千匹,擒菩薩。追至渭北,又降萬余,收其輜重。丑奴聞之,北走安定(在今甘肅涇川縣北)。
四月,天光與岳合兵,聲稱:“氣候已熱,非征討之時,待至秋涼,更圖進取。”丑奴信以為真,遂分遣諸軍散耕于百里、細川(在今涇川縣北),僅留五千人據險立柵。岳知敵已勢分,即攻拔之。又令輕騎追丑奴,至平涼之長坑,一戰而擒之。丑奴既敗,涇(今涇川縣)、豳(今陜西彬縣)至靈州(今寧夏靈武縣)之敵皆來降,唯丑奴行臺萬俟道洛率眾六千逃入山中,不降。岳攻之,道洛入隴山,投靠略陽(在今甘肅秦安縣東北)王慶云。慶云以道洛勇力絕人,得之甚喜,以之為將。岳攻水洛城(今莊浪縣),擒慶云、道洛。于是三秦、河(今臨夏縣)、渭(今隴西縣)、瓜(今敦煌縣)、涼(今武威縣)、鄯(今青海樂都縣)諸州皆來歸附。此役,天光雖為元帥,而岳之功居多。
九月,孝莊帝殺榮,天光兵向洛陽,留岳行雍州事。晉泰元年(公元531年)三月,為都督、岐州刺史。繼加侍中,兼尚書左仆射、隴右行臺,屯高平(今寧夏固原縣)。
天光將拒大都督高歡,遣人問計于岳。岳曰:“莫若且鎮關中,以固根本。”天光不從,留弟爾朱顯壽鎮長安,并召侯莫陳悅與之俱東。岳知爾朱氏不得人心,必敗,欲留悅共圖顯壽以應歡,計無所出。征西將軍宇文泰曰:“今天光尚近,悅未必有貳心,若以此告之,恐有驚懼。”“若先說其眾,必人有留心;悅進,失爾朱之期,退,恐人情變動,乘此說悅,事無不遂。”岳從其計,事遂成。次年四月,岳與悅襲長安,顯壽出逃。岳追至華陰(屬今陜西省),擒之。高歡以岳為關西大行臺,約為兄弟。
是月,孝武帝即位。高歡征岳為冀州刺史,岳懼,欲單騎入朝。行臺右丞薛孝通說岳曰:“今關中豪俊皆屬心于公,愿效其智力。公以華山為城,黃河為塹,進可以兼山東,退可以封函谷(在今河南靈寶縣西南),奈何欲束手受制于人乎!”岳遂辭而不往,歡不滿。時高歡與孝武帝矛盾日益加深,孝武帝以岳擁重兵,密與相結,欲倚之以敵歡。歡益不悅。
永熙二年(公元533年)七月,宇文泰使晉陽(今山西太原市)還,謂岳曰:“歡所以未篡者,正憚公兄弟耳;侯莫陳悅之徒,非所忌也,公但潛為之備,圖歡不難。”岳大悅,復遣泰至洛陽,密陳其狀。孝武帝大喜,即以岳為都督雍、華等二十州諸軍事、雍州刺史。岳遂以牧馬為名,引兵西屯平涼。秦、南秦、河、渭四州刺史皆愿受岳節度。歡甚憂岳與侯莫陳悅之強,而無計可施。右丞翟嵩曰:“嵩能間之,使其自相屠滅。”歡即遣之。
三年(公元534年)二月,岳將討靈州刺史曹泥,使人問于泰。泰曰:“曹泥孤城阻遠(泥在今寧夏靈武縣),未足為憂。侯莫陳悅貪而無信,宜先圖之。”不聽,即召悅會于高平,同討泥。悅聽從翟嵩之言,乃謀圖岳。悅至,岳數與之宴語,長史雷紹諫之,不聽。岳使悅前行,至河曲(在今靈武縣西南),悅以論軍事為由,誘岳入營;稍坐,悅稱“腹痛”而起,其婿元洪景拔刀斬岳。岳部下收岳尸葬于雍州北石安原(在今陜西涇陽縣南)。
岳有軍事才能,善用計謀,常出其不意以少勝多。史謂:“岳以二千羸兵,抗三秦勁敵,奮其智勇,克剪兇渠。”及總大眾,據制關右,憑強驕恣,有不臣之心,終至被害。
猜你喜歡
-
鄧稼先簡介資料生平經歷事跡 鄧稼先的子女
鄧稼先,杰出的物理學家、核科學家,在核物理、中子物理、爆轟物理、等離子體物理、流體力學、統計物理和理論物理等多方面廣有建樹,是 更多
2018-04-11 10:30:47
-
羅炳輝將軍簡歷生平經歷 羅炳輝的后代子女
(一) 羅炳輝,原名羅德富,自字宿星,1897年12月22日(清光緒二十三年冬月二十九日) 誕生在云南省今彝良縣大河鄉阿都村偏坡寨一漢族 更多
2018-04-11 10:30:47
-
方志敏簡介生平經歷 方志敏的故事 方志敏
血染東南半壁紅, 忍將奇績作奇功?! ∥纳饺ズ竽铣?, 又照秦淮一葉楓?! ∵@是葉劍英1940年在重慶讀方志敏獄中手書后寫下的 更多
2018-04-11 10:30:47
-
李克農簡歷生平經歷故事 李克農的子女后代
李克農,民主革命時期長期主持中共中央、中央軍委情報工作,是中共和人民軍隊情報、保衛工作的卓越組織者和領導人,是中國共產黨在隱蔽 更多
2018-04-11 10:30:47
-
黃炎培簡介生平經歷 黃炎培的后代子女
興亡夢覺驚風采 黃炎培,號任之,1878年10月1日 (夏歷九月初六)出生于上海沙縣城一個平民家庭。父親黃叔才初在家設塾授徒,后外出 更多
2018-04-11 10:30:4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