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操(155—220) 字孟德,小字阿瞞,一名吉利。沛國譙(今安徽亳縣)人。三國時期魏國的創立者。其子曹丕稱帝后,被追謚為武帝。
曹操出身低微,父曹嵩為中常侍曹騰養子,本姓夏侯氏,從姓曹氏。曹操少時聰明機警,有權數,喜讀書,尤好兵書。但任俠放蕩,不治行業,游獵無度,不為世人所稱道。唯橋玄、何顒、許邵等重其才,許邵稱其為“治世之能臣,亂世之奸雄”。
曹操20歲時舉孝廉,除洛陽北部尉。任內厲行法治,繕治四門,造五色棒,懸門左右各十余枚,違令者不論貴賤,皆予以棒殺。漢靈帝劉宏寵信宦官蹇碩,賽碩叔父有恃無恐,犯禁夜行,亦被棒殺。曹操于是名動洛陽,得遷頓丘(今河南??h西)縣令。
公元184年黃巾起義爆發后,曹操初為騎都尉,參加鎮壓穎川波才所部黃巾軍,旋以軍功遷濟南相。時宦官禍亂朝政,貴戚橫行恣虐,曹操一再上書,屢屢干忤。后以避宦官、外戚之禍亂,拒就東郡太守職,托病閑居鄉里。
公元189年,曹操出任典軍校尉,與大將軍何進、中軍校尉袁紹謀誅宦官事敗,何進為宦官張讓、段珪所殺,并州牧董卓乘機率兵進駐京師洛陽,總攬朝政。董卓為人殘暴,殺人無度,貪得無厭,縱兵搶劫,又圖謀篡逆,朝野上下無不切齒痛恨。是年12月,曹操首倡討伐董卓,與袁紹等起兵進擊洛陽。次年兵敗后率本部脫離袁紹,自后轉戰于濮陽、武陽、頓丘、睦固等地。公元192年,取兗州,敗青州黃巾軍,得降卒三十萬,拔其精銳,編為“青州兵”,開始形成一個較為有力的割據勢力。
曹操為穩固兗州,繼而統一北方,制定“奉天子以令不臣,修耕植以畜軍資”兩大方針。公元196年,漢獻帝劉協從長安逃至洛陽,曹操擊敗豫州黃巾軍,得汝南、穎川兩郡,親自率兵迎漢獻帝到穎川郡之許昌,自此用漢獻帝名義發號施令,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動權,使強大的袁紹及其他割據勢力皆處于被動地位。同年,設置田官,招募流民到許昌屯田,恢復農業生產,所據兗、豫兩州各郡亦屯田積谷。曹操又竭力招攬人才,三次發布“唯才是舉”的命令,強調只要有“治國用兵之術”者,無論門第高低,均可重用。
公元197年,曹操先使鐘繇奉朝命到關中,穩定韓遂、馬騰等十數支大小割據勢力,復親率大軍進擊徐州、壽春,擊敗自稱皇帝的袁術,迫其渡淮南逃。次年,擒殺驍勇善戰的呂布,取得徐州。公元200年,曹操以劣勢兵力在官渡(今河南中牟東北)抗拒地廣兵強的袁紹,乘袁紹恃強輕敵,內部不和之機,兩次輕騎偷襲袁軍后方,焚燒其糧車和糧屯,后又全線出擊,殲其主力。官渡之戰的勝利,奠定了曹操統一北方的基礎。此后,曹操連年用兵,終于公元205年全殲袁紹,得其冀、青、幽、并四州。至公元208年,黃河流域基本被曹操統一。
是年秋,曹操率十數萬大軍南征,先取荊州,迫荊州牧劉表(8月病死)子劉琮歸附。旋與孫權、劉備聯軍隔長江對峙。后以北軍遠道奔襲,不服水土,不習水戰,疾疫流行,被孫劉聯軍擊敗于赤壁,倉皇逃回北方。
赤壁之戰從根本上打破了曹操統一中國的意圖。戰后孫權在江東的地位更為鞏固,劉備亦取得荊州之大部分,后又取得益州,形成了曹、孫、劉三方鼎峙的局面。曹操因劉備、孫權的壓力,曾于公元210年發布文告《讓縣自明本志令》,以極懇切之語,稱其沒有“不遜之志”(滅漢稱帝之心)。但又于公元213年和公元216年使部屬推尊他為魏公和魏王,在鄴(今河北臨漳)建立都城,設置百官,使重要漢官轉做魏官,實際上取代了漢王朝對中國北方的統治地位。
曹操所以能統一中國北部,關鍵是具有杰出的政治頭腦。他于公元196年制定的“奉天子以令不臣,修耕植以畜軍資”的方針,使他始終握有政治上的主動權、比較穩定的戰爭基地和持久的戰力,為北方各大小割據者所望塵莫及。按照這個方針,他重視恢復與發展農業生產,廢除兩漢租賦制度(東漢后期,三十稅一竟減至百分稅一,等于免地主的田租),改為每畝納田租四升,每戶出絹兩匹,綿二斤,無額外租賦。嚴禁豪強兼并,并禁止豪強逼迫下戶貧弱代出租賦。特別是口賦錢、算賦錢的廢除,減少了商賈壓榨農民的機會,有益于農桑之發展。又推行屯田制,招募無地或無畜力的農民,由各級典農官統籌耕種官田,既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貧農和流民的饑餓狀況,又開辟了一定的軍用糧源。曹操為保障農業生產,在行軍作戰時亦嚴禁損壞農田,并身體力行,曾因所乘之馬踏入麥田而割發置地。其次,是注意招攬和使用人才,三次發布“唯才是舉”的命令,變通東漢的舉孝廉制,錄用“不仁不孝而有治國用兵之術”的微賤人做官,甚至擇婿亦以才學為重,將女嫁給一目失明但才華出眾的寒士丁儀。
曹操又具有杰出的軍事才能和文學才華。通曉兵法,著有《孫子略解》、《兵書接要》等書。擅長詩文,其詩文悲涼慷慨,氣勢雄豪,特別是四言樂府,立意剛勁,造語質直。以曹操、曹丕、曹植父子為代表的一批文人,曾成就了中國文學史上著名的建安文學。曹操所存詩20余首,散文40余篇,大多是后人長期傳誦之作。
公元220年正月,曹操病重,密令親信設置72座假墳,以防葬后真墳被盜;又令后宮姬妾勤習女工,以賣鞋自給。同月死于洛陽。2月葬于鄴地高陵(今河北臨漳縣一帶)。謚曰武王。
曹操有23子。他死后由王后卞氏所生的曹丕繼位。公元220年10月,曹丕代漢稱帝后,追尊曹操為武帝。
猜你喜歡
-
曹操簡介生平經歷故事 曹操怎么死的 曹操
一 東漢桓帝永壽元年(155),在沛國譙郡(今安徽亳州)的一個大官僚地主家庭里,誕生了一個嬰兒,這便是日后成為魏王、丞相、挾天子以 更多
2018-03-22 16:13:59
-
古代軍事家曹操簡介資料 曹操生平大事故事
古代軍事家曹操是哪個時期的人物,曹操,原籍沛國譙縣(今安徽亳縣),公元155年出生在一個大宦官家庭,小名阿瞞,字孟德。曹操生活的年代,正是天下大亂的東漢末年,豪強割據稱...更多
2018-03-22 16:13:59
-
戰國時期魏國 魏王 魏豹簡介
魏豹繼其父魏咎,自立為魏王。楚霸王項羽又徙封魏王魏豹于平陽,號西魏王。漢王劉邦二年(公元前205年)九月,漢王使韓信攻魏,俘魏豹。 更多
2018-03-22 16:13:59
-
戰國時期魏國 魏王 魏咎簡介
秦二世元年九月(公元前209年)陳勝、吳廣起義,陳勝自立為陳王,命周市立魏公子咎為魏王,都臨濟(今山東濟南)。二年冬,秦章邯滅魏咎。 更多
2018-03-22 16:13:59
-
魏高貴鄉公曹髦簡介被誰殺死 曹髦之后誰繼
曹髦(241—260) 魏國皇帝。字彥士。文帝曹丕孫,東海定王曹霖子。曹芳被廢后由朝臣擁立為帝。公元254—260年在位,共7年,使用年號正 更多
2018-03-22 16:13:59
-
鄧稼先簡介資料生平經歷事跡 鄧稼先的子女
鄧稼先,杰出的物理學家、核科學家,在核物理、中子物理、爆轟物理、等離子體物理、流體力學、統計物理和理論物理等多方面廣有建樹,是 更多
2018-03-22 16:13:59
-
羅炳輝將軍簡歷生平經歷 羅炳輝的后代子女
(一) 羅炳輝,原名羅德富,自字宿星,1897年12月22日(清光緒二十三年冬月二十九日) 誕生在云南省今彝良縣大河鄉阿都村偏坡寨一漢族 更多
2018-03-22 16:13:59
-
李克農簡歷生平經歷故事 李克農的子女后代
李克農,民主革命時期長期主持中共中央、中央軍委情報工作,是中共和人民軍隊情報、保衛工作的卓越組織者和領導人,是中國共產黨在隱蔽 更多
2018-03-22 16:13:59
-
黃炎培簡介生平經歷 黃炎培的后代子女
興亡夢覺驚風采 黃炎培,號任之,1878年10月1日 (夏歷九月初六)出生于上海沙縣城一個平民家庭。父親黃叔才初在家設塾授徒,后外出 更多
2018-03-22 16:13:59
-
呂正操簡歷生平經歷 呂正操的子女后代
呂正操,早年加入東北軍,開始接受共產主義思想的影響。在關系民族生死存亡的關頭,他毅然參加中國共產黨,率部改編為人民自衛軍,開創 更多
2018-03-22 16:13:59